“银锭观山”景观视廊恢复背后
黄昏时分,在京城什刹海,站在银锭桥西望,碧波倒映着绿柳、霞光,归航的作业扁舟点缀其间,远处的群山依稀掩映,构成一幅诗情画意的宁静画卷。 “银锭观山”,是清朝时期民间评选出的“燕京小八景”之一,更是老城内唯一展现山水城相融的景观视廊。然而,此前走上银锭桥,您会看到一栋“冒头”的高层建筑横插在山水之间,很是煞风景。它就是积水潭医院的新北楼。如今,这栋楼地上11层已全部拆除完毕,成为北京数十年来罕见的建筑降层案例。 “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多次为老城保护指明了方向。一边恢复历史景观,一边谋划功能疏解,积水潭医院的改造提升作为减量发展与老城保护的双重样本,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积累了宝贵经验。 ●突兀建筑如鲠在喉 天气晴好时,站在衔接前海和后海的银锭桥上向西北眺望,近处水波粼粼,翠柳扶风,远处天高云淡,西山朦胧,碧水青山的美景尽收眼底。“银锭观山”因此得名。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北京一些高层建筑也陆续出现在了以平房四合院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显得十分突兀。位于西海南侧的积水潭医院新北楼就是其中之一。 地上11层、建筑最高点约52米,新北楼的体量和高度对什刹海周边平缓开阔的城市天际线造成了破坏。而且,它正处在“银锭观山”的景观视廊里,把连绵起伏的西山山脊线硬生生“截”成了两段。 视线转回积水潭医院老院区。从外观上看,在“自家”院子里,新北楼也显得很不协调。在棍贝子府原址基础上建设而成的积水潭医院,拥有一座名副其实的“王府花园”,水池、假山、古树和部分老建筑尚存,亭榭清雅,景致独特。1989年,棍贝子府花园被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巧合的是,就在同年,新北楼建成投用。三十多年来,新北楼的高层建筑风貌对于文物周边历史环境的保护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直面历史遗留问题,首都城市规划部门决心再现“银锭观山”历史景观。 《北 京 城 市 总 体 规 划(2021年-2035年)》明确提出,应“保护重要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恢复银锭观山景观视廊”。《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1年-2035年)》也将“银锭观山”列为核心区36条战略视廊之一,并为其进一步划定管控范围、明确管控要求。 ●历史景观露出真容 “景观视廊是个专业名词,但其实不难理解。”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玉民举例,比如站在正阳门箭楼往永定门或祈年殿方向看,两点之间没什么遮挡或者干扰,这就是一条通透的景观视廊。 以一系列历史标志性高点建筑为统领的景观眺望视廊系统,是北京老城重要的空间形态特征。“原来的建筑是有空间秩序的,这种秩序让我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维护这种空间秩序是保护北京老城空间形态的必然要求。”刘玉民解释。 具体来看,“银锭观山”视廊管控范围是以银锭桥为视点,沿后海水岸线走势向西北眺望西山的扇形区域。视廊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高度不得过多遮挡西山山体,应完整展现连续起伏的山脊线景观,塑造水面、树木、山体由近至远层次清晰的传统景观风貌。 从“银锭观山”的视角看,新北楼的高度已经越过了西山山脊线,改造势在必行。这也是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必须确立的标杆。 2021年“五一”假期前夜,一场大搬迁开始。由于前期安排得当,绝大多数住院病人已陆续出院。设备拆除、打包运输的同时,少量重病患者由医护人员分组接力转运,确保万无一失。2021年5月3日晚,有380张床位的新北楼全部腾空。两天以后,施工队伍进场,开始搭设脚手架和防护网,而后一层一层拆除,基本没有影响医院其他楼宇的正常运营。 目前,新北楼地上11层已全部拆除完毕,“银锭观山”景观视廊内不再存在破坏景观完整性的高层建筑。 ●减量疏解迫在眉睫 新北楼的拆除再现了山水相融的城市美景,这是一条明线;作为暗线,积水潭医院的“减量”已酝酿多年。 (编辑:admin) |
-
青龙峡距北京市三元桥75公里、首都机场50公里。位于怀...[详细]
-
神堂峪自然风景区位于怀柔县境内,距北京65公里,融山...[详细]
-
鳞龙山风景区 位于怀柔县黄花城乡,西南与昌平交界,西...[详细]
-
百泉山风景区 位于怀柔县峪道河北雁栖湖与幽谷神潭之...[详细]
-
1.青龙峡风景区 位于怀柔县怀北镇境内,是集青山峡谷、...[详细]
-
1.濂泉响谷风景区 简介位于怀柔县八道河乡,距市区70公...[详细]
-
1.紫云山风景区 位于怀柔县城北20公里的怀北镇椴树岭...[详细]
-
简介位于怀柔县城北8公里,距市区50公里,因每年春季有...[详细]
-
北京京北一漂(又名北京第一漂)自然风景区位于怀柔区琉...[详细]
-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北部,距市区40公里,距首都机场27公...[详细]